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南方都市报】降糖药物能抑制食欲有减肥效果,也能增加胰腺炎发生几率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22/09/19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 陈笑梅 毛三三

经济社会进步带来的物质极大丰富,不仅使人们摆脱了饥饿而且使食品获得更加便利、容易。但随之而来的超重、肥胖率激增,又让一部分肥胖人士有了减重、减肥的迫切需求。运动、节食、代餐、药物、手术等方案应运而生的同时,一些能够明显抑制食欲的药物,比如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渐成减肥领域的新晋网红。

1.jpg

9月16-18日,第九届中国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中国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华人华侨肥胖代谢外科国际学术会议在穗举行,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亚太区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存川教授表示,“其实任何减肥手段,都是一个综合了运动、饮食、营养的多领域工程。且不说用糖尿病药物减重,本身会增加罹患胰腺炎和甲状腺水样癌的风险。这一方案如不配合运动、饮食控制,一旦停用后,同样会面临反弹。”

2.jpg

中国人特有的梨形肥胖

使其在BMI指数上丢失了2.5分

王存川教授表示,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种在饮食结构上特别迥异于西方人的高蛋白饮食结构。我国的肥胖问题,往往突出的表现在隆起的肚子上。“相对于欧美人种的全身型肥胖,我国的肥胖人士更容易发生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而且在BMI指数计数上,使得我国丢失了2.5‘分’。”

他进一步解释说,欧美肥胖人士往往在BMI指数达到30以上方才出现的代谢疾病,我国的肥胖人士在该指数达到27.5时就出现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在超级肥胖的手术干预指征设定上和西方一致,即BMI指数超过35以上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减重。“但我国的手术减重标准还有一个补充,即指数介于27.5至35之间,有明确的代谢性疾病危及健康时,也属手术减重指征。”

3.jpg

王存川教授表示,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现在每年肥胖人数年均增长400万,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肥胖。近年,广东省减重手术例数增长了30%。手术快速增长,数据大量积累,必然引发一轮减重手术迭代变革思考。目前医学界最关注、讨论最激烈的是,如何打破信息孤岛,整合长期积累减重数据,辅助减重术式选择,提升减重长期效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各位医护同行分享交流最新医学观点,研讨凝聚减重共识,共同推进中国减重事业高质量发展。

手术减重也会复胖

有人八年三次接受减重手术

八年前通过手术减重,将体重从180斤降低到了110斤。可完成减重后高糖、高脂饮食并未解决,年轻的肥胖人士张小姐在术后3年又很快反弹到了160斤,因为畸高的血压,她很快接受了第二次修正手术,体重又得到了控制。但其嗜好奶茶的习惯未变,不爱运动,寄望通过按摩等外部手段来被动减重的念头没变。张小姐在八年后又面临第三次接受减重手术的选择。

王存川团队的体重管理师陈笑梅曾经语重心长的劝说她,戒掉高糖饮食习惯,管住嘴、迈开腿,但效果一般。“手术减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可以躺着就将多余的肉减下来,也需要管住嘴、迈开腿,吃动平衡。但患者如果不遵从医嘱、术后管理,有20%的手术减重患者肯定还会复胖。”

王存川教授表示,相对于单纯的运动、节食、代餐、药物减肥,手术减重的复胖率是比较低的。但前者需要持之以恒,手术减重则更需要强调术后的健康管理。

近年来,一些原本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如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因其有明显的抑制食欲效果。渐渐成了减重、减肥领域的新宠。“其本身说明书上就已经明确了会增加胰腺炎和甲状腺水样癌的发病风险。而且停用该药后往往也会复胖。”

让数据跑起来:

减重医患管理的重点突破口

“如何提高随访率,是目前全球减重领域遇到的棘手问题。之前我们主要依靠非智能化工具,如excel表格,人为录入信息,但随着减重案例增多,很快就出现录入输出困难、容易出错等问题,尤其对患者的随访监管及术后疗效等问题,不能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此,成立数据库迫在眉睫。去年,经过中国几大权威减重中心共同探讨,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中心的主导下成立了‘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并已正式使用。”

王存川教授表示,近期举办的第25届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世界大会发布了新的减重手术适应症指南,其中就借鉴了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有近100家减重中心加盟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录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术前检查、手术情况、术后随访等。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直观了解个案管理师的复查率、随访率,减重患者的体重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针对患者的阳性指标进行提前预警处理,随时追踪监督患者的术后减重效果。可以说,它是连接减重医患之间一座无形桥梁。

4.jpg

减重手术患者群像:女性占比3/4

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中心业已录入4000余名患者信息。数据显示,在性别地域差异方面,女性患者达到75%,男性患者占25%左右。2019年以前,有60%-70%患者来自北方,近三年人口流动受限,患者主要来源于广东省内。年龄发布上,女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男性18-30岁的患者居多。自减重中心成立以来,接受减重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是78岁,年龄最小的为8岁。肥胖程度方面,70%的女性患者达到中重度肥胖即寻求减重手术帮助,80%男性患者达到重度肥胖后,最后才选择外科手术方式。

此外,这些患者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相似性,男性发胖与爱喝酒、爱吃宵夜、常熬夜有很大关系,女性则偏爱零食、甜饮料特别是奶茶,情绪波动大,容易暴饮暴食。”

5.jpg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中心主任董志勇解释道:“这些胖友在接受减重手术前都尝试过不同的减肥方法,有40%的人去过专业的减肥训练营,短期内也取得很好的瘦身效果,但一离开训练营,没有专业营养师及教官严格管理,很快体重又反弹。此外,代餐、针灸、按摩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减肥方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动式减肥,都想躺着瘦,结果,越减越胖,还伴有多种代谢疾病,最后只能接受减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