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生命时报】减重手术门槛放低了:新指南对适应人群和标准进行了修改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23/01/29

来源:生命时报 2022-12-02

记者:张健

受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主任医师王存川

近期,全球两大减重手术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会、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联合发布减重手术适应证新指南,在1991年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几项重要修订。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亚太区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主任医师王存川对此进行了解读。

体重指数大于35的人群应手术。

旧指南建议,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超过40或35~40且存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人需进行减重手术。新指南中,这一标准放宽至BMI超过35的人群或30~35且存在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人,都可进行减重手术。此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尝试治疗肥胖、肥胖相关合并症,比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哮喘、脂肪肝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未见效果,BMI大于30就可以考虑减重手术。“

相对来说,减重手术的全球门槛变低了。”

王存川表示,这主要基于两点证据:一是减重手术已进入微创时代,安全性、有效性提高,创伤较大的旧术式已被淘汰。诸多研究显示,减重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非常低,介于0.03%~0.2%之间。二是患者痛苦少、减重效果好,获益更明显,尤其是对还未发生严重肥胖并发症的人。大量研究表明,严重肥胖人群的非手术治疗无法有效减重和持久改善整体健康,减重手术治疗则是获得长期稳定效果的有效手段。

亚洲人体重指数超27.5可能需手术。

新指南调整了亚洲人群的BMI阈值:超过25即提示临床肥胖,超过27.5合并有代谢疾病需考虑减重手术。王存川表示,衡量肥胖有很多指标,BMI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个,但未考虑性别、年龄、脂肪分布等差异。区别于欧美人群臀部、大腿先胖的情况,亚洲人多是向心性肥胖,脂肪先堆积在内脏。研究发现,与BMI为40、脂肪堆积在下肢的人群相比,BMI只有30,但脂肪堆积在内脏的人,出现代谢疾病的风险会更高。因此,亚洲减重手术降低了准入门槛。

老人、儿童也可手术。

新指南表明,虽然70岁以上人群的减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年轻人,但体重减轻、共病缓解的受益更大;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减重手术可持久减轻体重和改善肥胖合并症。王存川表示,其实,从2012年开始,减重手术的年龄限制就取消了。但以上两类人群的手术仍需慎重,必须多学科会诊,在评估其营养、认知能力、器官功能等多项指标后再做判断。王存川表示,指南的更新更符合现实大众的需求,能让更多肥胖人群获益,但目前减肥手术仍作为肥胖治疗的最后选择,只有在其他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予以考虑。建议大家生活中要科学管理体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不要等到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等肥胖合并症时,才想办法解决。对于已发生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而言,预防已没有意义,应积极进行治疗。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