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骨科成功实施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13/08/07

近期我院骨科林宏生教授和吴昊副教授分别为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患者成功实施了腰椎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据悉,此次手术是我院首次采用经椎间孔入路的椎间孔镜手术。手术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术后返回病房患者腰腿痛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术后第二天,能佩戴腰围下地行走,术后第三天患者顺利出院。

据吴昊副教授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椎间盘劳损、退变,或在体位骤变、腰部过度负荷,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中央的髓核从裂口向后突出,压迫了神经根,导致临床上典型的腰腿痛、麻木等症状。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取传统的后路开放式手术,对腰背肌肉有一定的创伤,也会引起椎管内黏连,一些病人顾虑多而不肯接受手术,致使病情拖延。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公认的治疗LDH最先进、最微创手术。该技术历经美国Yueng教授和德国Hoogland 教授长达十余年的技术改进,已发展成熟,并于2008年在国内开展,但是由于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陡峭,国内能够开展该项技术的医院并不多。该技术仅需局麻,在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伤口很小,只有0.8cm,被称为“钥匙孔手术”,不损伤腰背肌肉和脊柱结构。伤口虽小,但一切操作均为可视化,镜下视野放大率64倍,任何结构清晰可见,操作避开神经, 出血几毫升,安全度高,手术的满意疗效可以达到95%以上。

30岁的李女士因不慎扭伤诱发腰痛伴右下肢放射麻痛6月余,劳累后腰痛加剧,不能行长距离行走,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多次保守治疗均未取得较好的效果。CT、MR检查显示,李女士L4/5椎间盘脱出,严重压迫右侧L5神经根,保守治疗效果差,亦无法再做类似椎间盘消融术的微创治疗。腰痛越发明显和行走越发困难的李女士不得不住院治疗。我院脊柱骨科主诊的吴昊副教授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和心理顾虑后,在与林宏生教授商讨患者病情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微创腰椎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经过1个小时局麻下清醒的微创治疗,术中腿痛症状立即缓解,出血10ml,术后仅缝1针,手术结束后,症状大为缓解,患者立即能从手术台自主抬脚,并可以下地行走。李女士说,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折磨,她这几个月没都没有睡安稳,当天晚上症状消失,终于睡上好觉。李女士对手术疗效感到相当满意。

图1. 患者术前腰椎MRI。A:矢状位图像显示L4/5椎间盘严重突出,严重压迫硬脊膜囊和里面的神经根,呈现“钳夹征”;B:横断面图像显示L4/5椎间盘向椎管内严重突出,完全“淹没”右侧L5神经根,左侧L5神经根亦受压。

 

图 2.A:术前局部麻醉;B:术前椎间孔穿刺定位

 

图3. A:视频显示被亚甲基蓝蓝染的髓核组织; B:椎间孔镜下钳夹髓核组织

 

图 4. A:刚从工作通道内取出的髓核组织;B:取出体外的突出髓核(亚甲基蓝染成蓝色)

 

图5. 术后患者腰部切口,仅约0.8cm大小。 

椎间孔镜技术主要的优势包括:(1)真正有效的脊柱微创技术:通过侧后方入路经安全三角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任何影响;(2)靶向治疗:精准摘除突出或脱出的椎间盘碎片;(3)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源性疼痛,对于极外侧突出尤其有效;(4)安全性高:局麻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5)康复快:术后2小时可下地活动,平均4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6)病人满意度高: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素即可;皮肤切口仅8毫米,符合美学观点。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及工作通道的不断发展,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采用微创技术实施脊柱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是脊柱外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在骨科主任查振刚教授大力支持下,我院脊柱外科林宏生教授带领团队已成功开展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微创UPASS系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颈椎前路微创LDR椎间融合治疗颈椎病,经皮前路齿状突骨折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经皮椎体成型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诊断性椎间盘造影、神经根阻滞及关节突内侧支神经阻滞治疗下腰椎疾病通道系统下的胸腰椎内固定微创手术,在此基础上现在又开展了腰椎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取出术,使我院脊柱外科掌握了脊柱微创手术的重大技术,标志着我院骨科脊柱微创手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水平。

 

(暨南大学骨科疾病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