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南方日报】焦虑抑郁可能催发帕金森病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16/08/30

来源:南方日报 2016-08-23

健康提醒

即将退休的陈阿姨曾先后经历丧子、婚变之痛,在41岁时就确诊为帕金森病,患病时间长达12年。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不断恶化,陈阿姨肢体动作迟缓、不协调并出现明显震颤,甚至自己洗澡、穿衣都出现障碍,更别谈安心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陈阿姨一直积极寻医。今年七月初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帕金森病中心,专家团队为陈阿姨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治疗手术)。术后,配合药物及康复治疗,陈阿姨的手部、行走较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帕金森病中心主任郭黎表示,不少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曾有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压力过大及创伤病史,在临床诊断帕金森病之后,焦虑抑郁症状也常常伴随,需要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一同治疗。因此,心理乐观、积极向上及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人士可能患帕金森病的概率大大降低。

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帕金森病因之一

帕金森病是一类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1817年它被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第一次在近代文献中描述并发表论文,近200年来,对帕金森病的各个方面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黎表示:“该类病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生存质量大大改善”。

引起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有研究报告显示,焦虑、压力、紧张等心理因素可能是发病的原因之一,也有学者认为焦虑抑郁症与帕金森病是“共病”。而有调查显示,国内人群中精神心理疾病总发病率为10%,即每10个人中有1个人患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郭黎主任指出:“长期的心理焦虑、抑郁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或是通过一些尚不明确的途径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帕金森病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其中的病理机制。”目前主流科学界认为帕金森病的病因是年龄老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郭黎指出,年轻人、中年人养成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精神心理疾病发生,预防神经退化性疾病可能有重要的意义。要有一个不良情绪的“排泄”方式,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压力。各种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运动可能有效地减缓各种精神心理压力。特别提醒年轻人及在繁忙工作岗位的中年人士,保持体育锻炼对你们的精神心理健康,工作效率及家庭的幸福至关重要。正如前文所述病例中的陈阿姨,虽已患病12年,可至今仍然在坚持工作,她计划再坚持工作两年多至55岁的退休年龄,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对陈阿姨的康复起到了催化作用。

帕金森病治疗有“蜜月期”

大多数帕金森病人在发病后都有一个最好的药物治疗时机,医学上称之为治疗帕金森病的“蜜月期”。一般是在发病5-8年之内并且从开始有明确的诊断与治疗,服用较少种类和较小剂量的药物可以获得比较满意和持续的疗效。通常在蜜月期患者生活质量比较高,能保持较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蜜月期”过后,一些患者的药物治疗疗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副作用也凸显。郭黎表示,这些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手术。DBS技术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内特定神经核团的位置植入微电极,通过高频电刺激脑神经核团或神经传导束来调节异常的神经环路,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郭黎主任也提到,一些患者总是相信某些偏方、保健品可能有他预想的“奇迹”发生,但是,从医学科学的角度来看,除了心理安慰和主观不太可靠的感受之外,几乎没有令人信服的疗效。正规抗帕金森病药物药物说明书上描述的适应症常常是一条、两条,对该类疾病的有效率却达80%,但是,也列出了5-10条以上的药物副作用,请注意,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的概率是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没有想象中的可怕,这些药物所产生的治疗作用给予患者很大的益处。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实习生 林嘉敏 通讯员 张灿城 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