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39健康网】胃肠外科教授:仅仅两年时间,肠息肉就会“变成”肠癌!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17/12/27

来源:39健康网 2017-12-24

今年年底,68岁的林大爷(化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总想上“大号”,每天最少在10次左右,而且,大便的形状和颜色也发生改变“又稀又细,里面还有鲜红色的血”。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后,检查发现肿瘤已经占据肠管的2/3,明显是中晚期乙状结肠癌。

听到这样的诊断,李大爷并没有想象中的惊慌,医生询问详情后,才知道李大爷已经是第二次肠癌复发了,早在21年前,李大爷就被诊断出患有乙状结肠癌,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手术,2004年,肠癌复发后,又进行了一次手术肿瘤切除,两次都没有进行后续的放化疗,也没有按照医嘱定期检查,直到2017年年底肠癌再次复发入院。

“由于前两次,都是创伤较大的开腹手术,父亲年岁已高,而且身体也好,所以这次就想到更好医院来进行微创。”李大爷的儿子回忆道,据悉,就在李大爷手术不久后,医生根据经验判断他很可能有家族遗传病史,于是建议他做个排查,发现患上直肠癌。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胃肠外科王存川教授介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的绝对办法预防肠癌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据统计,在我国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比例达50%以上,一般来说前两年复发率最高,因此病人要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这样的频率起码要检查两年。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王华曦博士表示,对于出现屡次复发的肠癌患者来说,直系亲属一定要进行定期筛查,很有可能带有家族遗传,切勿等到有症状表现时,才前来就诊。

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有家族史应尽早排查

王存川介绍,由于饮食(高蛋白、高脂肪、加工肉类)、不良生活习惯(久坐、熬夜、缺乏锻炼)等环境因素,肠癌发生率年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40多岁发生肠癌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实,肠癌并不是不可以预防。”王存川指出,预防肠癌首先要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始,营养搭配均衡,按时进餐,多吃些粗纤维的食物,例如芦笋、萝卜、白菜等,此外绿叶蔬菜可增加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避免致癌物质与肠道长时间接触,此外劳逸结合,释放过多的压力;

其次,据统计,在临床上有75%的肠癌是因息肉引起,从息肉到最后发展成癌症,平均需要1-2年的时间,若能第一时间发展息肉尽早切除,意味着可把大部分肠癌“扼杀”在摇篮中。

王华曦博士建议,肠癌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粪便形状改变,如由粗变细;粪便变黑或者暗红色,有黏液附着;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交替出现;便血;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腹痛、腹胀,肠梗阻等,患者难以早期鉴别,若想要早期预防,则一定要在它出现症状前就提早进行筛查,主要筛查的方法是肠镜,包括无痛肠镜的筛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意味患肠癌的年龄将比普通人更为提前。

肠癌手术后复发难以预防,选择治疗方法很关键

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能够获得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但并非代表着手术后即一劳永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绝对的办法可以预防直肠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

“一旦复发或转移,面临着再次手术的可能,若再次开腹手术,对病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较大负担,因此,目前多数肠癌在第一次手术时即采用腹腔镜手术。”王存川说,尤其是肠癌出现远处转移患者,首次选择腔镜切除转移灶,在后续可能的复发病灶应对方面,比选择开放手术切除更有优势,可实现多次手术根治。

王存川提醒,不论患者是否属于复发转移的高危人群,均要定期复诊。一般来说,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3年至第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复查的内容一般包括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CT检查、肠镜等。(通讯员: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