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天才”更易有心理疾病?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18/11/16

来源:今日头条 2018-10-23

“天才”更易有心理疾病?


“天才”更易有心理疾病?


“天才”更易有心理疾病?


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行为十分“疯狂”。在这个“人人都有压力”的时代,前段时间再次因“躁郁症”而刷屏,这不禁引起了我们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深思。昨天还踌躇满志,今天就足不出户——都市精英人群的“心中之痛”,你究竟知道多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岚 通讯员张灿城

最新研究:创造性人士患“躁郁症”几率高

十年前,有一本名为《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的书卖得特别火。这本心理学书籍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对于躁郁症,作者杰米森曾形容为“一个迷人但足以致命的敌人与同伴”——譬如毫无节制的购物,各种幻觉的产生,不断说话,精力旺盛,无需睡眠,就像燃烧生命的火力突然加热到平常的一百倍、一千倍,然后,这一切又戛然而止。

躁郁症到底是什么?这个曾经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心理疾患,在十年前只是一个出现在书本上的“传说”,如今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驱之不去”的话题之一。

“昨天还踌躇满志,今天就足不出户”,类似这种看似寻常的反复性心理,其实内藏隐患。而且“躁郁症”似乎特别“青睐”于有才华之士,曾经在文艺界中造就了李白、拜伦、梵高等文化巨人,所以又被称为“天才病”。天才和疯子中间那“一线之差”,并非只是由巨大创作热情衍生而出的善意玩笑。

不久前,来自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专家共同发现,创造性人士或多或少都患有某种程度的“低危抑郁症”,也叫“潜在抑制症”,而这类人群患上躁郁症的几率也会更高。对于天才而言,“想太多”确实是个问题。这些人天生就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能产生更广阔的思维,并比普通人容易在更短的时间内接收并处理更多更综合的信息。

换句话说,普通人对信息分类后就把它忘了,即使那些信息比他们想象中更复杂,可是“天才们”却总是对新的可能性更为敏感。

专家解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导致天才得躁郁症

“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对光和气难耐的渴求,灼烧着心灵;而令人憎恨的牢笼,用它害人的阴影,损毁了,阳光之人,跨越闪动的眼球,通往大脑,带着一种强烈的沉重和苦痛感”——这首来自英国诗人拜伦的诗歌,诠释了他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很多杰出人物都可能是这种病的患者,作家玛丽·雪莱、弗吉尼亚·伍尔芙和欧内斯特·海明威;作曲家艾文·伯林和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画家保罗·高更和杰克逊·波洛克等。

对于普通人而言,面对每天的压力和烦恼,顶多只是“郁闷”而已。可对于“天才”来说,人生时而激昂亢奋,时而阴郁痛苦,一不小心就“躁郁”了。“天嫉英才”这话或许说得不假,可躁郁症为何更常发生在“天才”身上呢?就此话题,记者采访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贾艳滨教授。

“有研究提出,富有创造力、高智商的人更容易得躁郁症,这可能是由某个特定基因引起的,因此具有遗传性。一般家族当中有人患上躁郁症,其他成员的患病率较高,但目前两者关系研究尚未完全明确。”贾艳滨教授表示,躁郁症并非是单一因素所致,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导致的。“和常人相比,高创造力者,如艺术家、诗人、演员等,他们更为精力充沛, 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想大胆, 拥有深刻而多样的情感体验。”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说过的一句话:“疾病可能不会毁掉一个杰出的天才,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天才就绝非病态。”那些让天才“疯狂”的原因,除了主观因素之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贾艳滨教授解释,高创造力个体的异常表现较容易遭到常人的反对和排斥,以至于缺乏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遗传和环境应激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导致这类人群躁郁症患病率更高的重要因素。”

“学霸”“学渣”都可能成为躁郁症高危人群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过得比以往滋润,但心理的承受压力也随之增加。虽然说“躁郁症”多青睐于“精英”,但也有专家指出,这种喜怒无常的情绪表现,并非只出现在“天才”身上,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有可能成为躁郁症的高危人群。

“大家所熟知的躁郁症患者是某些名人,所以很容易忽略正常人患躁郁症的情况。实际上人群中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5%~10%,这就意味着20个人里面就有1个到2个人可能患上双相障碍。”贾艳滨教授告诉记者,“学渣”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因为这类人群往往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从而导致价值感缺失,并且在学校里与同学的关系也较为一般,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这些综合因素也容易导致他们患上双相障碍。

然而,情绪低落或一蹶不振很容易被“识别”,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躁郁症,却总是很难被自己和身边人发现。“想要识别和治疗躁郁症并不容易,通常这类患者会因抑郁而前往就诊,在医生诊疗过程中发现躁狂相。” 贾艳滨教授说,“少数患者能够自我觉察到自己情绪高低起伏的异常,但单纯靠调节自己的心理或改变认知,并不能完全消除病情,达到自愈。一旦确诊为双相障碍,往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辅助心理治疗。”

专家建议,如果身边人或自己有情绪反复无常的表现,如抑郁时情绪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脑子反应迟钝、消极自卑等;躁狂时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良好、言语增多、行为冲动等,则需要前往专业医院寻求帮助。

延伸阅读:高功能焦虑症: 从情绪状态变为心理障碍

除了躁郁症,焦虑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普通人而言,焦虑并非一无是处,“转换”得好,有可能成为推动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但就和“躁郁症”一样,“焦虑”一旦发生在精英人群身上,“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比如,“高功能性”焦虑症——那些由于渴望“成功”又无法达到,从而出现焦虑、失眠、性情暴躁,甚至免疫力愈下的状况,尤其频繁地出现在“成功人士”身上。“高功能焦虑症在内向个性者和完美主义者身上更容易发生,他们经常感到担忧与紧张,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出现肌肉紧张等躯体症状,难以放松,入睡困难,白天疲惫无力等。”贾艳滨教授告诉记者,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对人是一种激励。“但如果有些人出现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担心害怕,出现紧张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的惊慌,且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可能发展成病理性的焦虑症状,也称为焦虑障碍。”

专家建议,冥想是减轻精英人群心理压力的一个方式,只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着或者躺着,放松身体,对出现在脑海中的念头不抗拒,不评判,只是专注呼吸。这样真正的放松和宁静便会随着用心呼吸而自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