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39健康网】广州天河区打造新型区域性医联体 框架协议已签订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15/10/14

核心提示:10月13日,广州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订共同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框架协议,双方旨在三年内初步建成一个新型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据了解,医联体落地后,体系内一二级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并实现疑难重症在三甲,后续康复在“小医院”,在“小医院”门诊也可见到三甲医院专家的目标。

10月13日,广州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订共同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框架协议,双方旨在三年内初步建成一个新型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据了解,医联体落地后,体系内一二级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并实现疑难重症在三甲,后续康复在“小医院”,在“小医院”门诊也可见到三甲医院专家的目标。

   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范晓轩指出,本次协议的签订已经酝酿2年多,经过实地考察等前期筹划,希望能建成一个办实事的医联体。

   据介绍,天河区新型区域性医联体将坚持居民群众、医务人员、合作单位、区委区政府“四个满意”原则,按照“四不改变”要求,充分利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学科管理模式,共享暨南大学优秀的医、教、研平台,联合天河区区属医院、天河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三级架构医联体。新型区域性医联体中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三二一”医疗服务模式。

   暨大附一院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区域诊疗中心作用,区属各医院发挥二级医院专科病、常见病治疗中心作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保障中心作用,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合作机制,逐步落实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

   据了解,目前加入该医联体医疗单位有二十多家,包括三级医院暨大附一院,二级医院天河区中医院、天河区人民医院以及下属的十多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2. 成立医疗联合体管理委员会。

   由区卫计局、暨大附一院及区属各相关医疗机构共同组成“天河区医联体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区卫计局、暨大附一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负责制定医联体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分配机制、管理架构、诊疗帮扶方案等,并组织相关医疗机构根据框架协议制订的目标原则签订相关协议。

   3. 建立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制度。

   在确保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责任前提下,允许探索医联体内上级医院参与行使医联体业务事务管理权;允许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或合作管理机构,加快三级医疗架构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建立科学的责权利分配体系。建立区财政通过专项拨款或以奖代补资金对医联体工作支持制度,落实政府责任。

   4. 共同推进八大平台系统建设。

   “目前医疗信息孤岛现象十分严重,但要打破孤岛并不容易,”暨大附一院院长黄力介绍到,医联体将共同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设立统一的医疗质量监控中心,设立三级医疗机构共享的医疗临床检验和病理诊断中心,设立共享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设立危重症救治中心,建立全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设立教育培训中心,设立平台共享的医疗物流系统(药品、耗材等)和后勤服务中心,把暨大附一院优质资源延伸到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效率提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生发展。

   5. 专家、团队直接到位,积极推进医联体内学科融合。

   以技术帮扶为切入口,结合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域特点,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暨大附一院采用直接派出专家进行临床技能帮扶和直接派重点学科团队组建区属医院重点学科等方式,充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力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水平;推进区属医院学科与三级医院学科的融合,发展壮大区属医院学科建设,促进区属医院专科特色形成,努力满足居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分级诊疗氛围形成。

   6. 利用数年时间,加快提升区属医疗机构技术水平。

   分级诊疗常年无法落实到位,这与老百姓不信任一二级基层医疗机构有关。黄力介绍到,未来将利用2至3年时间,加快区属医院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保障中心。

   此外,利用3至5年时间,探索医联体内三级医院参与行使业务及行政事务管理权,通过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一体化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属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将区属医院建设成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学科突出、管理日臻完善的现代化医院,进一步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要求。(通讯员:温志勤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