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医原创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访我院心内科专家叶怀莲教授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19/07/02

叶怀莲,女,1933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著名老专家,曾任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微信截图_20190702165102.png

距叶怀莲初来医院已经过去40年了。作为华医从无到有的见证人和开拓者,她伴随华医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如今86岁的叶怀莲已然满头银发,那是历史留下的深深印迹。

从0到1,全心建设华医

1979年,正值暨南大学复办、华侨医院刚刚起步之时,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医师专家,被召集起来共同建设华医。叶怀莲就是其中之一。身为著名的心内科专家,叶怀莲担任了科室负责人,全身心投入到心内科科室建设当中。

1989年,叶怀莲被提拔为副院长。虽然在任时间不到四年,却让全院制度和梯队建设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地方医院,有的是教学医院,制度不尽相同,所以建立统一正规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于是,眼光长远的叶怀莲建立起了总住院医师制度。总住院医师是轮岗制,需要深入了解并轮流参与各个系统的运转,几乎24小时都要待在医院,与病人紧密接触,经过一年的充分锻炼之后,才能进入到合适的科室。虽然辛苦,但这种“先轮岗,再定位”的做法十分有利于年轻人的提高和成长,是避免过度专科化、培养全面型医师的良方。

为了提高华医的整体医疗水平,叶怀莲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也费了许多功夫。作为广东多个高校的答辩老师,她靠着一双“慧眼”,挖掘了不少优秀的医学生,将他们引进华医。同时,叶怀莲还不断组织医生们出去学习进修,汲取国内外其他医院的先进之处,“回来后很起作用。”正是有了这批视野开阔的医生,华医的医资实力才得以大大增强。

而谈及任职期间最骄傲的成就,叶怀莲毫不犹豫地回答:“教学。”在她看来,教学和临床实践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工作也一直是她的职业重心之一。尤其刚来粤时,华医开办没多久,还没什么病人,叶怀莲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研上,平日备课十分积极。暨大医学院78级是叶怀莲带的第一届学生,在她的用心教导下,这届同学几乎全部考牌成功,顺利拿到了医师执照。“现在去澳门,三甲医院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优秀的同学,香港也有不少。他们在外面就是暨南大学最好的广告。”

风雨无阻,奉献所有光热

作为华医的开拓者之一,叶怀莲经历了许多现在难以想象的困境。“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场地,条件太艰苦。”华医创办之初可以说是“有名无实”,除了一个临时的简陋门诊外,再无其他。学生们没有场地实习,就每天坐大卡车去铁路医院和省心研所;没有多余的教室和凳子,就拥挤在一起站着听课实习。医生老师们的住宿条件也相当差,叶怀莲当时住在员村,每天都要坐公交车提前到医院去寻找病人,很多病人并不领情,她遭遇过的拒绝数不胜数。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81年,在叶怀莲和78级学生的不懈努力下,华医终于收回了被军医大所占的场地,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医院。

医疗事故是每个医院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问题。叶怀莲记得,在她担任副院长期间,一位护士打针时,竟错将硫化钾当成抗菌素注射给了病人,病人当场失去心跳和呼吸。当医生们已经决定按照死亡处理时,叶怀莲匆匆赶来,坚持要再次进行抢救。幸好这份坚持得到了回报,经过不断的抢救,病人心跳复苏,重新恢复了生命特征。

因为年龄渐长,身体底子又不好,再加上平时过度劳累,叶怀莲越来越难负担起副院长的工作量,不得已之下她决定退休。但即使退下来,她也一直坚持出门诊,继续发挥余热。直到1995年,老伴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需要人时时照顾,叶怀莲才彻底告别医学生涯。

面对所遇过的种种难题,叶怀莲显得十分淡然,一直强调自己“只做了一点点工作”。她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给了我工作,我就会争取做好。”

砥砺前行,铸造医者品格

被问到对医学事业是否一直保持着热爱,叶怀莲笑着回答:“无论热不热爱,病人在那里,医生就一定要管,不管不行。”她怀揣着强烈的责任感,在从医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待病人没有丝毫马虎,这样的品格和她的身世经历是分不开的。

叶怀莲出生在武汉的医学世家,父亲是中国较早的一批西医之一,还参与创办了武汉协和医院。她和姐姐从小耳濡目染,对医生这一神圣的职业有着更深的感知与了解,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都走上了医学这条路。她原本已经上了一年大学,读的生物学专业,后来又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改学医,专程去上海重新高考,最终考入同济大学,拉开了医学生涯的序章。她也因此与丈夫结缘,从同班同学变为了携手一生的人生伴侣。

大学毕业后,叶怀莲分配到了贵阳医学院。贵州是边远山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待遇更是少得可怜,值一晚夜班只能分到两块饼。“那时医生就是护士,护士就是医生。最艰难的时候,连死人都要自己抬。”虽然做医生并不容易,但叶怀莲从未想过要放弃。相反,这些不同寻常的经历锻造了她坚韧、不怕吃苦的性格,即使后来的工作条件万般艰辛,也能从容应对。

1986年,为了能给华医贡献更大的力量,她选择去往德国进修,眼界和学识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正是由于扎实的理论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叶怀莲才成为了受人敬仰的名医。

陪伴华医风雨无阻十几载,如今看到它发展得越来越好,叶怀莲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现在大楼也有了,还新增了很多仪器设备,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B超机等等,病人们再也不用排很久队等着做B超了。”退休这么多年,她对华医的祝福与盼愿从未消散过:“衷心希望医院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医疗水平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