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抗疫专题

驰援日记丨字面下如何波澜壮阔,字面上就是简洁坚定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20/03/04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孟宇(3月2日):


从疫情暴发后到来武汉驰援前,我和周围的同事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焦虑,大部分医生护士除了上班就一直处于刷机状态,一分钟去刷一下疫情信息。每一个发病,每一个求助,每一个新闻都牵扯着医生们敏感坚韧的神经,而这样强大的神经是作为优秀医生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

作为女医生,天生有女性特有的感性和母性,更是要在平时的医疗过程中不断淬炼,终于钢柔并济。我是没有办法想像,当病人无法面对疾病后果而崩溃的时候,我们也泪流满面;在因为经济或情绪而失控咆哮的时候,我们也大吵大闹。女医生们女护士们习惯把自己的跳跃变成沉淀,把情绪失控质变成为解决问题。因此,把对疫情的担心变成来武汉驰援;也因此,进中南医院一周了,连个声音都没有,院长书记科主任每天问东问西,吃的好不穿的好不,防护一定要到位,一定多喝奶……回答就简单几个字:一切都挺好,请领导放心。无论字面下如何波澜壮阔,字面上就是简洁坚定。
最大的感触?驰援中南医院的广东队由六家医院的队员组成,48小时病区全部收满。如何让一百多个人同一张嘴说话,同一种思维做事从而发挥广东医疗的特长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问题很复杂但是答案很简单。我看到了:这里没有职称,也没有学历,甚至没有资历。一水的博士,副高和正高们,科学组合分组排班,职责分明,队员+编号是我们头衔。我也看到,尹海燕主任(比我还瘦)巨压之下接受病区主任一职:“我是广州重症医学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我在非典和新冠的隔离病房有非富的治疗经验,我们的队伍有呼吸、重症,多器官支持以及ECMO的全部队员配备,我们有信心打好这一战。”给予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和鼓励。我还看到:后方源源不断的关怀,物质补给充足有序。最大的感触和问题的答案都是一个:我们行医职,服军管。同进共退,张驰有序。
有没有困难?昨天领队许典双和黄卫主任和我们一个个座谈,主要的内容就是每个人有没有困难党组织帮忙解决。最后的场面就是,一个人10分钟,9分钟在讲怎么改善工作,最后1分钟哼哼半天说没困难。有什么困难呢?防护服4-6个小时失水至少1公斤,所以排尿没有困难,因为没有尿。口罩和防护造成呼吸不畅,走路说话稍快就会心跳加速,停下来坐2分钟调整一下就可。夜班冷的不行,微信群一说5个队员的个人电热毯就交到值班医生手里。会开到最后,也不谈了,临时支部正副书记和党员们在一起,让一定转达医院,后方的同事们注意防护,同时尹海燕主任天天去病区,让队员们也很担心。我就被大家高度统一的对话给感慨了:可爱的医生们,你们值得被尊重。
昨天早上打饭的时候,随口问了一下李桃源医生为什么报名来武汉了?这小姑娘之前天天跟在我后面叫孟老师孟老师的,而且连续在广州发热门诊工作1个月了。她说她是感染科医生,这种传染性疾病应该来前线,同时将来可以对自己的学生传授疫病流行的实战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个理由都是:应该来!
很少写自己,写日记并发表,说实话真是个难题。我也问了一下其它同事,他们也是活干着,话不知道怎么说,但是我们终于聚到武汉了。
现在最想做的事?还是尽最大努力治疗病人吧,严密的监测,治疗并发症,支持及氧疗本身就能降低病死率,疫苗和靶向药物治疗明确之前,这就是最好的治疗。还有,就是在一线想发现新冠一些问题的答案,找出答案,回答出为什么。给还在疫情发展中的地方提供一些有用的证据。不写下去了,再写下去就想说个病例讨论了。那估计大家都想睡觉了。
一切都挺好,请领导同事们放心!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