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收藏网站旧站入口OA入口English
急诊电话:
(020)38688102

联系我们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

020-38688888

510630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喜讯!暨南大学陈建苏教授团队取得抗角膜瘢痕研究新进展

发布者:系统主管       发布时间:2020/09/25

角膜瘢痕是由于角膜炎症、软化症等疾病或擦、烫、腐蚀等外伤造成的不透明的结缔组织瘢痕。根据瘢痕的厚度和大小可以分为云翳、斑翳和白斑。一般情况下角膜瘢痕较稳定、不扩大也不会消失,无浸润等炎症反应。角膜瘢痕目前较为有效和普遍的治疗方法为角膜移植,然而由于角膜供体有限等原因仍然极大限制了角膜瘢痕治疗的效率。因此,干细胞疗法被认为是未来临床预防和治疗角膜瘢痕的有效方法。

近日,陈建苏教授团队在医学实验研究1区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9 IF: 16.3)上发文,首次发现静态球形培养及生物反应器3D细胞培养可以促进体干细胞(multilineage-differentiating stress-enduring cells, Muse cells)的扩增和活化,有利于Muse细胞分化为角膜基质细胞(Muse-CSCs)。研究人员通过利用胶原支架构建了具有双层正交结构的载有Muse-CSCs的组织工程角膜片,并进行移植治疗小鼠和树鼩的角膜损伤性瘢痕的形成。

  经研究发现,在角膜片移植后,其中的Muse-CSCs细胞可以自移植部位迁移并整合至整个角膜组织中,并且可长时间存活。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移植的小鼠和树鼩角膜的上皮层、神经以及前弹力层均得到了显著的再生和修复。该研究同时也发现在移植小鼠和树鼩角膜中,损伤部分的纤维化细胞数量,炎症细胞数量以及新生血管的数量均明显减少。

该研究通过透射电镜成像结果也发现,Muse-CSCs的移植可以促进角膜基质层中胶原纤维的重排。研究人员还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测了移植树鼩角膜的波前像差,分析了其角膜前表面总像差的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l, SR)和模拟视力;结果发现相教于对照组,移植组树鼩角膜的SR值增高,模拟视力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本研究以暨南大学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眼科研究所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为主要研究平台,论文通讯作者为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眼科研究所陈建苏教授,第一作者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郭永龙。本研究受到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联合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2/562/eaaw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