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大咖助力,儿骨重塑手畸形患儿人生希望

2024/4/23 浏览 1561

小杨是一位可爱且漂亮的小姑娘,但从出生时双手的五个手指却全都连在一起,小杨妈妈为女儿的病情操碎了心,跑遍了省内的各大医院。后经人介绍求助于谭为主任,经过几次周密的手术计划,小杨双手的五个小伙伴终于结束了“手挽手”的畸形样貌,彼此可以单独屈伸又可以合力抓握。然而小杨逐渐向外侧偏转并且不能对捏抓握的大拇指仍然让生活中的她感到不便,于是小杨走进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骨科再次向谭为主任求助。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除了谭为教授,这次还有神秘的大咖前来助阵。

2024年4月12日一早,中国医师协会手整形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整复中心手外科主任王斌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冒海蕾教授,以及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俞沁园教授莅临我院骨科。

小儿骨科谭为主任介绍了小儿骨科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规划。王斌教授分享了小儿手部畸形矫形学科的发展近况。

图片2.png

小儿骨科团队在王斌教授团队的指导下为三位手足畸形的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自谭为主任加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来,已经成功为来自广东省内外的十余名手足畸形的儿童实施了手术治疗,并均已康复出院。

图片4.png

拇化术治疗拇指发育不良合并并指畸形术后

小儿骨科简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由著名留德归国骨科一级教授邝公道倾心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南方肢体伤残功能重建的技术领先者与发源地, 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心”、“全国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先进集体”,是国内最早开展小儿畸形矫治诊疗的单位之一。目前还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及教育部人工器官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临床试验中心)。小儿骨科是我院骨科的重点分支之一。小儿骨科依托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矫形外科、修复重建科、康复科多学科团队,专注于儿童肢体畸形与创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儿童及青少年四肢骨折微创治疗、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运动损伤的关节镜诊治、髋部疾病诊疗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诊疗范围:儿童及青少年(16岁及以下年龄)四肢严重创伤微创治疗,以及创伤后导致的肢体畸形、神经损伤、骨感染、创面外露等继发损伤的畸形矫正、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儿童及青少年运动损伤诊断及关节镜微创治疗;多指、并指、分裂手、拇指发育不良、上尺桡融合、马蹄内翻足、高弓足、扁平足、膝关节内翻、膝关节外翻、肢体不等长等先天畸形矫治、功能重建及整形修复;髋内翻、髋外翻、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脱位等髋部疾病的诊治;脑瘫后遗症的评估及治疗;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囊肿等良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胫腓假关节、成骨不全、Apert综合征、肢体挛缩性硬皮病等罕见骨病的综合治疗。

图片3.png

谭为简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引进人才,广东省“组团式”帮扶专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篇,SCI 8篇,主持国家、省、厅级课题8项,参与863项目等国家级以及省市重点项目6项。参编《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先天性并指畸形的康复专家共识》;参编国家精品课程《小儿外科学》;参编专著:《手外科全书.先天性畸形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副主编《儿童骨骼健康》等;获得专利五项;获两项医院新技术创新奖;连续七年获得“年度医院主刀奖”。近五年获“纪念中国首例游离皮瓣移植成功50周年青年学者奖”(2023) 、“中国硬皮病守护之星”(2023)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显微外科分会创新案例竞赛特等奖”(2023)等十五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

学术任职: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四肢畸形学组首届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手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学会四肢畸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肢体畸形显微修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分会手整形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显微外科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首届委员;广东省解剖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儿童骨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文:王秋实、李晓彤

初审:吴昊

复审:庞钊

终审:杨景哥